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决定了地球表面空间不同地区承载能力的巨大变异,表现为雨林、草原、沙漠等自然生产力迥异的承载能力格局,我国地域空间相对广阔,资源环境的自然生产力有着明确的空间差异性。1935年,中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可以画出一条人口密度分界线,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线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本文摘自《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作者:潘家华 关注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敬请关注聚合氯化铝网站。
|